机械学院第一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暨专业建设与发展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机械学院第一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暨专业建设与发展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发布人:王能鋆  发布时间:2025-04-02   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 3 29日,机械学院在临港校区隆重召开第一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暨专业建设与发展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

大会立足产业需求,校企协同赋能,共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共绘育人新蓝图。副校长杨俊杰、机械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委员们及教师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机械学院副院长张栋主持。会议开始,刘军院长首先致欢迎词,并向与会嘉宾汇报了《机械学院试点改革方案》。介绍了委员会成立的背景与目标,成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对接产业需求的重要举措,学院以委员会成立为契机,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卓越现场工程师。

副校长杨俊杰宣读了《关于成立机械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的通知》和机械学院第一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委员名单,宣布由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书记李华纲担任委员会主任,机械学院院长刘军教授任常务副主任,7名委员涵盖机械行业领军企业。

        

机械学院副院长刘国军宣读了《关于成立机械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和机械学院第一届专业建设与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名单。委员会聘任了来自上海电气、上汽集团、上海飞机制造公司、发那科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等知名企业的18位技术专家与高管担任委员。

机械学院副院长赵爽向大会汇报了《机械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章程》,会议审议通过了《章程》,并举行了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杨俊杰副校长为机械学院第一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

机械学院院长刘军教授为机械学院第一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等4个专业建设与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

李华纲主任代表委员会做了发言,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启动会议让企业看到了学校对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动响应和积极应对,同时也感受到作为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随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跃迁,产业人才需求图谱发生了改变:从单一机械设计能力向“机械+自动化+数字化”三维能力体系转变;智能传感、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进入核心知识图谱;毕业生需要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参与教育供给侧改革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发展刚需,通过构建“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可以实现三重突破:一是缩短技术转化时差:将企业正在应用的数字孪生平台、智能操作系统等转化为教学资源;二是重构能力评价体系:基于真实生产场景建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三是打通人才成长通道:建立“见习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卓越工程师(首席技师)”的进阶培养链。

在专题研讨环节,委员们围绕本次大会的主题“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于忠海委员指出:校企联合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企业意义重大,我们一直在做,借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在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服务智能制造专业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宋治中委员指出:打破原来学生只在4年级去企业找工作,实行2年级、3年级、4年级递进在企业实习,能够使学生深入融入企业当中,缩短了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周期,是非常好的实践。

上海新松机器人公司范文委员指出:新的改革方案与企业需求(订单班)非常契合,并围绕产教融合课程开发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翁远卓委员指出:在校企联合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真实的产业环境,从而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会议最后,杨俊杰副校长在讲话中首先对关心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企业代表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就校企合作提出三点倡议:第一,共建“动态化”人才培养标准。希望企业与学校共同建立人才能力评价体系,定期更新岗位能力模型,将行业认证、技术资格等纳入学分互认,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的无缝衔接。同时,定期根据技术迭代更新课程模块,实现“教案与工艺同步、课堂与车间同频”。第二,共享“双师型”教学资源。倡议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担任产业教授,高校教师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攻关,通过人员互聘、项目共研、企业提供实践岗位、学校开放研发资源,打造“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能教善研”的师资队伍。第三,共拓“前瞻性”科研合作。聚焦临港新片区“五大产业”,联合申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机械学院在深入贯彻实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机械学院将以此为起点,紧密围绕上海“3+6” 产业体系布局,强化与区域产业的联动,重点围绕产业转型亟须的新兴技术,精准对接企业现实岗位需求及未来技术发展需求,持续深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致力于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高地与创新发展前沿阵地,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上海电机学院 © 版权所有
临港校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水华路300号 邮编:201306 电话:021-382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