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处2017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2017年,是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深化之年,也是上海电机学院实现“大学”目标的关键之年。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思想,在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围绕“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科技工作思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突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各项科技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17年科技工作总结

2017年,学校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目标,明确科技工作服务面向,以实施“建设对接行业的科技团队”为抓手,争项目,报成果,促管理,通力协作,攻坚克难,不懈努力,在高水平成果、项目、平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的科研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学校一项研究成果首次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纳,并获得国务院领导批示项成果分别获批2016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学校一项目首次获批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1;学校获批建设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

2017年,全年科研到账经费共计3929.33万元。其中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20项,纵向项目获资助资金2533.674万元。横向项目立项145项,到账经费1395.656万元。申请发明专利209项,授权发明专利83项。全年转让6项专利,转让经费共计48.5万元。

在来自媒体的高校科研数据排行榜上,学校排名崭露头角。在《2015-2017年全国各大高校来自企业科研经费排名》中,我校排名分别为第274294271位。在《中国大学有效专利排行榜500强》榜单上,我校以1606项有效专利居榜单500所高校中第113位。

1、围绕学校“智能与装备制造”学科群,明确了科技工作的服务面向,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十三五”科技、产业及社会服务发展规划

学校明确提出科技工作围绕“智能与装备制造”学科群展开,服务面向长三角区域,聚焦“浦东、闵行、奉贤”三个区,深化靖江、临安、芜湖、姜堰、如东、启东六个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一个三角,三个区,六个中心),不断完善“长三角企业进上海”、“融入长三角企业科技行”产学研合作机制,重点对接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临港智能制造企业和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地方企业的技术需求,提升我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2017年,学校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提供技术服务7项,累计到账经费共计122万元,并完成了《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电机学院战略联盟框架协议》,计划20181月完成签署工作,“振华重工智能制造研发中心”也在我校挂牌揭幕。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学校全年为闵行、浦东提供技术服务27项,累计到账经费共计149万。

学校与6个技术转移分中心往来频繁,与江苏省靖江市签署了共建科技孵化基地协议,并有“上海电机学院靖江科技孵化基地”揭幕挂牌,另有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合作协议签署。2017年全年共通过技术转移分中心工作达成10项产学研合作协议,合同到账金额累计达230万元。

2、重大科技成果有新亮点,高水平项目数不断增加

2017年学校科技成果亮点不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项决策性研究成果首次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纳,并获得国务院领导批示;学校参与申报的《深海油气开采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获得2016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与一级协会的科研合作中,《深海油气钻采核心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获得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另有《基于三电平矢量控制高压变频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获得2017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学校认真组织、精心培育各级各类项目申报。2017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20项,其中《大功率风电机组实时仿真并网试验平台及认证测试技术研究》项目首次以第一单位获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发领域科研公关项目,获得资助500万元;《耐潮解二硫化钼固定润滑技术在民用高端轴承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以第一单位获批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军民融合专项。

3、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科研条件日趋完善

2017年是学校上海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中心建设工作的收官之年,中心以“良好”等级顺利通过终期绩效考评工作。在五年的建设期中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3项,并斩获各类科技成果展会多项大奖,中心建设工作获得上级部门高度肯定。因此在五年建设起结束后,每年追加750万元,用于中心后续建设工作。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昂电电机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机电产品检测中心共建的高压、牵引电机检测实验室是目前国内高压、牵引电机的权威第三方检测平台。通过前期沟通,学校与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达成共识,为闵行区相关企业开放实验室,为有需求企业提供相关产品检测,切实为闵行区企业服务,促进闵行区先进制造业发展。

学校与江苏华源防爆电机有限公司、江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签署省部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结合学校科研力量及企业基础条件,共同打造省部级科研平台。

4、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016年初,在学校党政务虚会议上,学校提出了要在上海高校中打造上海电机学院的“6张”特色名片——大型铸锻件技术,电机设计、测试维修技术,制造企业现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装备制造产业规划和医疗器件及电动工具的工业设计,以此建设具有电机学院特色的科研团队。其中,电机设计、测试维修为国内核岛主泵电机的整机检测维修方面成绩突出。秦山核电站自去年6月起已连续向我校上海昂电电机有限公司发来四台核岛主泵电机进行整机检修。学校依托整体科研实力和多年的技术攻关,联合上海昂电已有能力突破核电主泵电机维修长期存在的技术封锁屏障。2017913日文汇报再次以《申城团队接下核电站“心脏手术”》为标题对我校的电机设计、测试维修技术团队进行了报道,凸显我校在国内电机测试维修领域的重大贡献与先进技术。

除了倾心打造六张科研名片以外,学校还积极培育建设对接行业的研究所,2017年,学校建立电动工具及医疗器械工业设计研究所、清洁能源装备材料研究所、大锻件制造技术研究所、电机与驱动系统研究所,共计资助30万元用于团队建设。通过一年发展,4个研究团队共计为学校争取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超过千万元。

5、产学研合作开枝散叶、技术转移初见成效

学校积极服务长三角区域的中小企业,通过“融入长三角,企业科技行”系列活动,介绍学校的特色名片及优势学科。

由江苏南通如东县新店镇与工业设计团队共同打造的“上海电机学院工业设计中心”于2017年在江苏南通揭幕,新店镇注资450万元为中心发展,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系统设计服务。另外,学校进一步延展服务地区,与江西省抚州市科技局及江西省崇仁县签署合作协议。目前,我校设计与艺术团队已与地方企业达成项目合作,另有电气学院科研团队与江西赣电电气有限公司共同申报江西省重点研发设计项目。

2017年,学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上有较大突破。为保障学校科技成果,改变以往专利转让议价过程中无价可循无价可依的状况,学校邀请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有限公司为我校770件有效专利举行初步价值评估。全年共计转让项目6项,转让金额48.5万元。其中,“氧化锌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以30万元价格转让,在学校历年的单项转让金额上取得新突破。

2017年的各类科技成果展会上,学校的科研成果大放异彩,深受业内各界瞩目。学校“混合励磁同步电机”项目从近万件展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科交会优秀展示奖,“核电设备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一等奖。

6、规范制度,科技工作有保障

十八大以来,国家、上海市对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都作出了较大的改进,相继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管理改革的试点通知》等法律或文件,学校根据国家、上海市相关政策的变化,不断完善、修订学校的科研制度,制定了《上海电机学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补充完善《上海电机学院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上海电机学院科研工作奖励办法》等文件,确保科研工作在规范的制度下有序开展的同时,进一步以政策制度为导向,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二、存在的问题

学校科技工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呈现出产出增加、质量提升、管理增效的良好势头,但仍存有问题。

  1. 高水平建设尚需努力

科技创新水平体现了高校的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办学层次跃升的源动力。目前,承担系列研究项目、申报重大课题、解决重大问题的协同攻关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我校科技工作的竞争力,导致高层次、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不多,科研成果的原始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转化性不强;国家级平台项目始终缺失,省部级平台项目获批较少;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存在滞后,缺少科研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导致科研产出低下。

  1. 科研特区有待突破

学校存在一定数量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科技人员分布在不同的二级学院,由于二级学院分隔管理,阻碍了科研团队的组建、高水平科技项目、成果等协同创新,为了更好激活学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需要对现行激励、考评、聘任等机制进行突破,因此,学校的科研特区有待突破建设。

3、科研制度亟待完善

学校普遍存在教职工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紧迫感不强的现象,各学院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得到有效激发,学术文化和氛围没有形成。学校科技工作的评价、考核、监督、激励等制度需要完善,封闭、分割的管理方式需要转变,科技管理机制需要创新。学校各行政职能部门依据部门职责,建立与科技工作相关管理制度文件,打造科技管理体系工作也亟需完成,以此为学校整体的科研工作提供系统性的保障。


三、2018年科技工作思路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启动年,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攻坚年,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中国制造2025”、“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整体目标,全面深化学校科技、产业和社会服务的体制改革,服务好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及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发展战略(服务一个战略);坚持“提升创新能力和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创新方针(坚持二个提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为己任,探索“共同协商、共同赢利、共同成长”发展模式(探索三个共同),为我校科技、产业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总体思路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精神,按照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目标,制定科技、产业及社会服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以科技进步奖为标志,力争高水平优秀科研成果产出有突破;以上海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标志,力争“创新型功能性平台”建设有成绩;以国家级项目稳步增长为标志,确保高级别科研项目有提升;以“六张特色名片”建设为标志,保证科技创新工作有实效;以“一个三角、两大企业、三个区域、六个分中心”建设为标志,实现高水平服务地方有亮点;使得我校科技工作的支撑、服务、辐射作用逐步彰显。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2018年,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新常态的论述,力争科技进步奖获得进一步突破,获批5项,发表SCI/EI/CSSCI源期刊论文数50篇以上,专利转让许可20项,国家基金获批超10项,科研经费达7000万。

1、以获得重大科技成果为目的,提高科技产出质量

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一直是制约我校实现  “大学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实现新一轮高速发展,学校需要加强科技成果管理,总结梳理科技成果增长点,并进行凝练整合,形成系统性成果,努力冲击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力争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项3-5项。对于学校承担的重大科技项目,我们更要举全校之力,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保障,确保取得标志性的重大成果,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在相应领域引领发展的能力。为此,一要加强对已有成果的分析,对内容相关的成果进行整合和归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提炼出新的集成创新成果;二要加大对已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度,催生有重大创新的基础理论成果和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成果;三要从学校各类科技成果中遴选出有创新性的理论成果或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技术成果,针对成果报奖进一步完善研究和成果应用推广等进行专项资助,有计划地重点培育重大成果;四要对接行业发展,加强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振华重工(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努力冲击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2、以抢占特定科技领域制高点为目标,精准打造科研特区

学校积极推动科研特区建设,科研特区建设旨在探索新的科研建设体制,集中并优化学校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和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学科交叉、集成和融合。学校将以“材料学院”等二级学院为特区试点建设单位,在人事聘用、专职科研人员岗位设置、职称晋升、聘期考核、科研启动经费管理等方面实行全新的管理机制。

科研特区建设要有利于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有利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改变传统单一学科在前沿研究领域研究资源不足、竞争力不强的现状,有利于承担并高质量完成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快原始创新、自主创新、科技成果集成化的重大转变。

学校将把科研特区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平台,引进全球性相关领域杰出人才。将科研特区逐步建成上海电机学院科学研究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学术精品孕育的摇篮、学科带头人才培养的沃土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3、以研究生培养为依托,提升科研团队核心竞争力

针对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等建设短板,学校将以电气、机械、电子信息、商学院等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为依托,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学术登峰培育计划”,快速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团队主要资助对象为具有良好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对所在学科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的团队。着力打造3-5个有特色优势、有协作意识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特别是跨学科、跨专业、跨校门的科技协同创新团队,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团队的互动性和凝聚力,谋划申报省部级科研团队。以科技创新团队为单位,培植具有竞争力的项目增长点,每个团队谋划3-5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创造具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支撑重点学科建设。

4、以推进  “六张特色名片”建设为路径,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学校的“6张”特色名片经过一年培育建设,在技术带头人与成员培养、服务行业企业、获取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进一步提升“6张”特色名片科技创新能力,突显科研特色,学校将持续推进名片建设,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6张”特色名片将深度对接行业,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重点围绕“大型锻件关键加工技术”,“核岛主泵电机等特种电机设计、测试维修技术”,“智能制造与装备制造企业现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规划”和“医疗器件及电动工具的工业设计”六方面开展技术开发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特色名片内部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突破制度壁垒,优化成员和资源配置机制,用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和集体荣誉感把成员紧紧团结在技术带头人周围,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和层次,提高为行业、企业解决难题的能力,使“六张名片”真正成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和前沿。  

5、以“创新型功能性平台”为抓手,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型成果产出

创新功能型平台是指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为各类创新主体在不同创新或价值环节的创新活动提供核心条件的枢纽型组织,实现前沿探索、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服务等多个功能目标。

近年来,学校在核电共建部件的基础研究方面、昂电电机有限公司在核电电机的延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标功能性平台的要求,力争在技术开发等方面有所建树。

今年是“上海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中心”建设最后一年。学校将继续以“上海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中心”、“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依托,利用其人才、资源、设备优势,充分发挥在前沿探索、技术开发、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大与企业的共建合作,力争获批1-2个省部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创新性功能性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通过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成果的社会应用价值。

6、以政产学研用结合为纽带,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

学校扎根临港,产学研工作的基础在于服务  “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国家战略,为此,学校将不断探索、改进与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以及临港智能制造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尝试与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建立定期合作交流机制,主动对接临港智能制造战略需要,尽最大努力服务好临港,在服务“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过程中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

为持续服务好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及上海相关单位,学校将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灵活运用定期合作交流、人才引进、联合申报与公关重大科技平台、专项、产学研技术开发(服务)项目、互派科技人员、教师实践锻炼、人才定制培养等合作机制,实现产学研工作效益最大化。

为提高产学研工作效率,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学校将加快推进落实与企业、地方政府等签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真正落地做实产学研协议中的各类项目;通过改进和完善“融入长三角,企业科技行”、“长三角”企业进上海等合作机制,加强企业和学校、教师之间沟通,了解相互需求,同时,学校还将积极探索政策协同、技术协同、风险协同、学习协同的有效途径,尝试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加强与科技型企业的合作联姻,打造产学研战略联盟大平台,使我校科技创新工作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改进教师“一锤子买卖”的旧观念,使教师与企业的短期合作演变为长期的战略性合作,实现与企业共成长。

7、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应用型科技全面协调发展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支持鼓励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学校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学”学科的引领作用,以“立足上海,研究上海,服务上海”为宗旨,规划学科建设,提升社会实践的能级。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指导与我校“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学科科研结合,在相关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研究、团队建设、成果奖励方面,坚持相互交融、交叉渗透,发挥科学合理的导向作用。

8、以创新管理为手段,改善科技创新环境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管理的改革创新,做好“三个分工”,一是科技管理部门与市场的分工,能够市场做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管理就是做好创造环境、引导方向、提供服务等工作;二是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分工,学校侧重抓基础建设和研究,二级学院侧重抓应用研究;三是学校要做好功能性分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推广要各司其职。做好学校科研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1)营造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为科技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土壤。一是要倡导团结协作。广大教师要加强团结协作,积极在学校现有的团队中找位子,通过团队的力量,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二是鼓励科技创新,勤于思考,勇为人先,善于抓住学科前沿。切忌因循守旧,低水平重复。三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坚守学术道德底线,将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

2)创新科技激励机制

实施科技分类评估,按照注重提高质量、体现学科差异的原则,对工、经、管、文、艺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等管理办法,明确制定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申报条件、聘期的考核条件,整合科技工作的激励办法和科研奖励等管理办法,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加大对重大重点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以及高水平论文等激励和支持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师生申报国内外各类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出版高水平专著。

建立评估制度,从研究产出质量(原创性、严谨性、重要性、相关性)、非学术影响(成果对经济、社会、公共政策、文化或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研究环境(资源、管理、招聘)三方面评估科研产出,为“十四五”学校的科研投入提供依据。



上海电机学院 © 版权所有
临港校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水华路300号 邮编:201306 电话:021-38223360